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 2016-10-26  作者:  浏览次数: 106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十三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学校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围绕办学目标,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以提升质量、内涵发展为主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着力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开创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五年来,学校优化办学空间,顺利完成办学结构调整,办学主体转移至青岛校区,为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发展站在了新起点。优化学科布局,完成部分院系学科调整,组建成立理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调整学生规模结构,扩大研究生和留学生比例,截至“十二五”末,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200人、研究生5745人,学历教育留学生950人,函授网络在籍生5.4万人,促进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五年来,学校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构建落实“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1],圆满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新增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规划教材10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推进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新增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篇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学校成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全国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试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初次就业率连续21年在90%以上。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引育并重,人才队伍的水平和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专任教师从1375人增至16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由43.7%提高到62.2%,具有半年以上境外学术经历教师比例从8.7%提高到15%。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与讲座讲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15人。新增省部级创新团队2个。

三是学科实力与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完成“211工程”三期建设任务,学科实力进一步增强。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5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全国前十名,其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排名第一、“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排名第二、“安全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七、“地质学”排名第八、“化学工程与技术”排名第十。五年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97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01项,到位科研经费28.4亿元,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7项、省部级奖励155项,发表学术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5346篇,授权发明专利733件,获软件著作权登记243项。新增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高压水射流研究室、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分中心等22个国家及省部级研究机构。

四是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共建孔子学院。新增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项目1项。年派出师生由400余人增加到1400余人。年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由100余人次增加到600余人次。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协议。学校与青岛市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3个,与东营市人民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合作共建胜利学院校企、校地、校际合作不断扩大。

五是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制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章程》并获教育部核准实施。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教代会、学代会等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管理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完成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绩效工资等系列人事制度改革,调动了各支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研经费等资金管理更加规范,公用房等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

六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截至“十二五”末,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到42.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37亿元。新增馆藏纸质图书47万册、电子图书406万册,完成新一代校园网络和“数字石大”信息平台建设。两校区校园总面积达到4751亩,校舍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青岛校区新增建筑面积29.79万平方米,南教楼、留学生及培训公寓楼、工科实验楼E座、综合实验楼、运动场看台等相继投入使用。大力推进东营校区改造提升,完成荟萃园改造美化、校园雨污分流、供暖系统改造等项目。积极推进物业改革,完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校办产业综合实力和服务教学科研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值利税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列,山东石大胜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十二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要求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一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入,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较少,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不足,服务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的能力亟待提升;四是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态势不强,围绕创建国际一流石油学科的合力没有充分凝聚;五是研究型大学发展体系还不够完善,综合改革的幅度和力度有待加大。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家创新驱动、人才强国、网络强国、“一带一路”战略以及能源战略、“蓝黄”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特别是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谋划改革与发展:一是如何完善研究型大学发展体系,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二是如何抓住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契机,打造国际一流石油学科,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三是如何创新思路和举措,突破高层次人才队伍瓶颈,实现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四是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五是如何提升重大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行业和区域战略需求;六是如何深入推进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七是如何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深化综合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

  

一、总体思路

(一)发展思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紧紧围绕办学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主题,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大力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石油石化行业及区域发展的能力,不断扩大国内外影响力,显著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坚定办学目标,全面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按照研究型大学建设要求,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发展体系。坚持创新驱动,突出内涵发展,深入落实研究型大学建设任务,围绕重点集中突破,依托优势整体提高。

——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落实学校综合改革方案,从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瓶颈问题出发,深化校内综合改革,健全完善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章程统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把章程作为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依据,以章程的实施为重点,全面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把法治思维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着力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党的建设。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全面落实党的建设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握方向、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凝心聚力的作用,为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实现办学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二)总体目标

办学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学科专业结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重大突破,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品牌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明显增强,国际化办学水平有较大提升;以学校章程为统领,深入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效益全面提高。通过五年建设,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学科建设:学科水平显著提升,交叉融合程度更高。石油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13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主要研究方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已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水平有较大提升。通用学科、基础学科的水平和支撑能力明显提高,部分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新兴学科的发展基础、发展潜力显著增强。学科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形成各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学科体系。

——师资队伍:高层次人才数量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队伍结构更加优化。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8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5%,具有一年以上境外学术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0%。新增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15人左右,新增“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青年学术带头人20人左右,新增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00人左右。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省部级创新团队23个。

——人才培养:办学规模总体稳定,各类教育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比例适度扩大,全日制本科生1700018000人,全日制研究生65007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00人),留学生1200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更加完善,各类人才培养的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培育出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和教学成果。

——科学研究:构建形成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年均承担国家层面科技计划项目120150项,年到位科研经费达到7亿元,新增国家级科技成果奖710项,新增国家重点科研机构23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2个。

——交流与合作: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水平、成效进一步提高。年聘请长短期国际专家650人次以上,年派出师生1500人次以上,落实中外合作办学及联合培养项目25,国际化办学水平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行列。国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结合明显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合作共建项目4050项。

二、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围绕“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目标定位,抓住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机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坚持石油能源特色、产学研融合特色和实践育人特色,按照“突出优势、强化基础、扶持新兴、交叉渗透、协同发展”的思路,优化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定位、分层建设,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一流学科建设力度,构建各类学科协同发展的优良学科生态,促进学科建设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

1.实施“优势学科攀登计划”,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对接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及有关实施计划,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一级学科为重点,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学科平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等一体化建设,13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主要研究方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对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给予重点支持,促进其水平实现较大提升,增强优势学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2.实施“通用基础学科振兴计划”,增强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能力发挥学科集群优势,建设石油与石化装备技术学科群、安全与环境技术学科群、理学基础学科群、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促进通用基础学科与石油学科之间及学科内部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凝练、培育特色学科方向,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学科群共享平台,突出原始创新,提升学科竞争力,将若干通用基础学科建成特色显著、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促进通用基础学科向国内一流学科迈进,为实现“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实施“新兴学科提升计划”,培育一流学科建设的后备力量适应国家、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立足现有学科基础,积极培育新兴学科。主动服务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推进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能源化学工程、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互联网+油气与海洋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学科建设。加强新兴学科队伍规划和建设,开展科技研发,做好人才与技术储备,形成一定规模和能力,抢占制高点,促进新兴学科快速发展,为使更多的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储备梯队,为学科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奠定基础。

4.优化学科结构布局,促进学科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设,科学定位各学科发展方向与建设目标。构建能够发挥重点学科引领作用、通用基础学科支撑作用和有利于新兴学科发展的优良学科生态,推进学科联合、交叉、渗透,建设跨学科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切实提高学科协同创新能力,凝聚学科合力,促进学科水平整体提升。

5.创新学科建设机制,增强学科发展活力。建立学科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学科建设组织体系,明确学校、学院(部)、学科的职责权限,理顺有利于落实和发挥学院(部)主体作用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一体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健全负责人管理办法,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考评激励机制。建立学科信息管理数据库和学科发展动态监测机制。改革完善学科绩效评价、考核、激励办法,引进第三方学科评估和国际评估,构建学科分类评估体系。

(二)队伍建设

按照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着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管理队伍和其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促进各支队伍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开放型队伍,持续推进队伍建设的国际化进程。

1.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以国家、山东省各类人才建设工程为切入点,依托学科建设规划和研究平台建设,提升人才政策竞争力,面向海内外,加强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现高层次人才总量的显著增长。建立立体高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网络,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建成信息准、覆盖广、反应快的引进体系。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设置重点岗位,选拔具有发展潜力、能够冲击更高目标的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或团队负责人,并在团队建设、资源配置和薪酬待遇等方面重点保障。继续完善特聘教授制度,设立海外学者国内访学项目,通过聘任兼职、项目合作等方式,用好国外人才资源。

2.实施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以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以领军人才为核心、青年教师为骨干,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科技创新团队。以教学建设项目为载体,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引进和培养一批教学团队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建设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的教学创新团队。加强优秀创新团队的整体引进,对其实施特殊的薪酬制度和岗位制度,促进团队快速稳定发展。强化团队考核激励,探索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相结合的团队考核机制,把团队成员的培养成才作为团队及团队负责人考核的重要指标

3.实施青年教师人才建设工程。依托青年长江学者等人才项目,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力度,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深入实施“骨干教师”“拔尖人才”“攀登计划”等人才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大资助范围,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支持体系,加快培育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和骨干教师。将团队建设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平台,支持优秀青年教师作为负责人组建团队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团队,形成“人才工程+团队”的培养模式。为杰出青年人才在工作、生活方面提供特殊支持。

4.建设保障人才优先发展的制度和环境。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形成学校统筹领导、学院主动落实、部门全力配合的责权清晰的领导体制。建立和健全人才工作的决策、联动、督促、奖励和问责等机制,保障人才工作的快速高效,为人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建设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文化环境,强化人才强校主战略意识,大力树立先进的人才理念,构建尊重人才、崇尚学术的环境氛围。

5.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进一步优化招聘工作机制,以学科和团队建设为依托,做好统筹规划,加大境外人才招聘力度,提高具有境外名校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系统优化发展平台,构建覆盖教师职业生涯全程的校院系三级教学发展体系。继续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等项目,加大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训练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和山东省公派出国项目,探索实施自设项目,支持教师赴国(境)外访学研修,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

6.推动各支队伍协调发展。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分类管理,制定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培养吸引一批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和青年骨干实验技术人才,建成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实验技术队伍。按照研究型大学对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建设具有国际视野、专家型的管理干部队伍。着力推进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支受学生尊敬和信任的学生工作队伍。优化图书、编辑、工程技术、会经统审、卫生等其他专业技术队伍结构规模,提高业务素质和创新、服务能力。适应产业升级发展、加强后勤保障的要求,提升工勤技能队伍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7.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聘用制度改革,在新聘教师中实施“准聘和“长聘”制度,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遴选机制。进一步落实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实现科学设岗,完善分类管理,强化合同管理,实行高聘、续聘、低聘、转聘和退出的竞争流动机制,全面实行竞聘上岗、签约履聘、依约考核。完善考核机制,注重关键指标和标志性成果的突破,构建以投入产出绩效为依据、以规划目标任务为导向的考核体系。继续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按照公平、竞争、激励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有利于团队建设的分配激励制度,健全与业绩贡献相关联的学院(部)薪酬分配体系及学校奖励制度。

1  “十三五”时期队伍建设主要指标

指标

现状

目标

教职工总数

3324

3300

专任教师数

1625

1850

博士生导师

186

200

硕士生导师

901

1000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

62.2%

75%

教师中具有境外博士学位人数

53

120

具有一年以上境外学术经历的教师比例

13.4%

30%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院士)

16

238

新增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7

14

新增“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0

20

新增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28

300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省部级创新团队

2

23

博士后流动站累计进站人数

152

260

注:指标为“新增”者,“现状”及“目标”数据分别为“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增量数值。指标为“年均”者,“现状”及“目标”数据分别为“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年均数值。其余指标对应为五年规划实施期末的数值。下同。

(三)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大力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本科教学内涵式发展。

1.优化本科培养方案。整体优化课程结构,科学设置必修、选修课程,构建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优化专业培养目标,细化毕业要求。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增设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创新创业、国际教育等通识教育课程,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质量。凝练专业核心课程,突出专业教育基本要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选择。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做好卓越计划、理科实验班、人文素养班、复合型人才等培养工作落实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企业专家授课、现场毕业设计等工作,确保企业参与学生培养效果。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工科专业建立起基于OBE(产出导向)的专业教育体系。理科实验班实施学科大类培养,推行全程导师制,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实现优才优育。人文素养班实施荣誉教育培养模式,通过人文素养课程和素质拓展活动,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实施“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财务管理”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跨学科交叉培养。

3.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特色,增设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交叉专业等相关专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相互支撑的本科专业布局。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丰富学生拓展性学习资源,重点加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校级精品开放课程。继续推进公共基础实验、学科大类实验、专业实验三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强化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建成更多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拓展优质实习基地,重点推进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实验室开放等工作,提升建设水平,搭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优质平台。

4.深化教学改革与研究。系统推进教学考一体化改革,促进教与学的深度融合。依托课程教学平台和各类教学资源,推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实施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提高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开展高水平教学成果培育工作,系统总结教学改革和实践经验,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5.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落实学校《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全体学生。丰富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建立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整合校内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发挥校办产业资源优势,打造创业孵化基地。依托校内外优质资源,搭建集创新、创意、创造、创业于一体的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激励与保障机制,设立专项资助和奖励基金,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和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6.推进学分制改革。以实行选课制、导师制为重点,深入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建立完善以学分绩点制为核心,由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免修免听制、补考重修制等组成的学分制管理体系。引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学习进度和任课教师,实现按学年注册、按学分选课、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学位。完善大学生学业引导与支持体系,为学生提供贯穿大学全程的立体化的学业指导与支持。

7.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施生源质量提升计划,把招生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完善校院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本科生源质量。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加强质量保障组织、制度和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专业、学院(部)三个专项教学评估制度;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数据监测、在校生学习调查、毕业生质量追踪五个方面,加强教学质量全面监控;重点抓好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师生对教学评价、外部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三项评价;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各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调查报告为基础,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发布制度;配套建好教学运行机制、质量监控机制、信息反馈机制、问题改进机制四个机制,实现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制度化、系统化、长效化。

研究生教育

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主线,以导师队伍、公共创新实践平台、优质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学位授权点建设为抓手,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实现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培养、高层次育人。

1.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以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点为重点,大力提升各学位点的培养条件和培养能力。加大投入,分学科大类构建研究生公共创新实践中心,建立优质研究生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开放课程和高水平双语(全英语)课程,有计划地引进国外优秀课程和优秀原版教材。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建立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体系。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革导师岗位设置与评聘管理制度,建立校院两级导师资格审定机制。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全面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考核。完善校院两级导师培训体系,实行导师执证上岗,建立导师学术休假、企业挂职、海外研修等制度。扩大导师队伍规模,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3.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层次、规模结构,巩固提升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继续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研究生教育,构建类型多样、层次齐全、结构合理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4.实施优质生源工程。以社会需求和各学科的培养能力、培养质量等为依据,建立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积极稳妥推进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发挥和规范导师的重要作用,实行“申请—考核制”,扩大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生源的比例和范围,加大硕博连读力度。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制度,促进推免生学科交叉。

5.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准确把握研究生培养的规格、目标,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培养;以需求为导向,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能力。完善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建设研究生创新实践中心,搭建跨学科多领域交流平台,营造浓厚创新氛围,引导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支持其取得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着力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6.完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制定博士、硕士学位标准,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过程管理,完善学位授予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留学生教育

以国家《留学中国计划》的实施为指引,服务学校发展目标,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努力建成全国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扩大学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影响力。

1.提高生源质量。优化留学生生源结构,落实国家政策,建立激励机制,拓宽招生渠道,完善预科教育、入学测试和审查制度,提高生源质量和层次,扩大博士生、硕士生比例。

2.优化专业结构。依托重点学科,突出行业特色,建设覆盖石油生产各环节,工、理、文并重的系列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有重点地建设部分全英文授课硕士和博士专业,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就读。

3.加强教材和课程建设。围绕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组织编写符合国际教育理念和国际人才培养标准的系列教材。以教育部建设“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为契机,加强教育部品牌课程建设,同时建设省级和校级系列品牌课程。

4.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各尽其责、协同配合的留学生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学院(部)及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国际社区服务中心,尝试推动寄宿家庭项目。与青岛市及海外石油石化企业共建留学生实践实训基地。建立来华留学校友会及校友人才库,更好地发挥留学生校友的作用。

远程教育与继续教育

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发展与效益兼顾,实现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国际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远程教育与继续教育品牌。

1.创新学历教育办学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强化办学特色,依托学校增设社会需求专业。加强数字化、个性化学习资源建设,推进开放共享。完善社会化学习平台开发建设,建设100个优秀校外学习中心。

2.大力发展培训教育,促进多元化发展。建立校企、校地长效战略合作机制,强化精品培训项目研发与培育,扩大脱产培训规模。依托中国能源教育网,大力发展远程培训,搭建信息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3.拓展办学领域,发展职业教育。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构建“技能培训+学历提升+就业推荐”办学体系,打造行业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探索与企业合作成立“石油职业教育集团”。

4.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提升质量水平。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拓展国内外战略合作,建设继续教育联盟。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成示范性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出国留学培训基地。

学生教育与管理

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学在石大”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思想引领,完善管理服务,立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强化思想引领。以启航、导航、领航、护航“四航工程”[2]为基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互联网+教育”为契机,加强“易班发展中心”建设,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2.完善管理服务。遵循学校章程,科学管理,优化服务,完善“五大支持系统”[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适应学分制改革,完善学生评价及激励机制。建设便捷的服务平台,构建精准资助体系。加强各部门工作的协同联动,提升全员育人效果。

3.推进支持体系建设。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第二课堂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引导,提高第二课堂育人质量。进一步加强思想素质培养、创新创业拓展、校园文化熏陶、社会实践锤炼、青年成才服务、组织建设创优等六大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学生学术交流平台和学生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支持。

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

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主线,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拓展就业市场,完善就业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继续保持高就业率。

1.强化就业质量优势。坚持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做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宣传,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巩固石油石化就业市场,挖掘其他行业和地方就业市场,拓展世界500强企业等高端就业市场,扩大学生就业面向,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2.完善就业工作体系。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关键,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以开辟就业新市场为主攻方向,以完善就业服务为保障,从组织、工作、保障、反馈等方面,全面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就业工作体系,建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

2  “十三五”时期人才培养主要指标

指标

现状

目标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规模

19200

1700018000

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规模

5745

65007000

其中:博士研究生人数

864

900

硕士研究生人数

4881

56006100

在校外国留学生规模

1100

1200

其中:学历教育留学生人数

950

1000

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学生在籍规模

54000

50000

继续教育年脱产培训人次

11000

15000

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3

12

新增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

10

5

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

23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90%

90%

 

(四)科学研究

按照“聚焦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技术,融入区域发展,拓展新兴领域,加强成果转化”的思路,坚持方向凝练、团队建设、平台构筑的一体化推进,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信息化管理,切实增强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

1.加强科研方向的规划布局和凝练培育,提升服务重大战略的能力。抓住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优化整合的机遇,把学校科技优势与创新驱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石油石化工业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与“蓝黄”战略、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等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紧密结合,进一步凝练各研究领域特别是优势领域研究方向,加强重大研究课题的规划设计和有效组织,促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服务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拓展新兴研究领域,加强非常规油气、新能源、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研究方向的布局和培育。

2.加强创新团队与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把平台创建与团队建设紧密结合,构建高效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扎实推进以项目负责人制为特色的科研团队实体化建设。强化国家层面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团队培育,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组建跨学科、面向国家战略和国际学术前沿,且有利于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及产出标志性成果的创新团队。积极推进国际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究平台。建成先进、高效、开放的公共分析测试中心。

3.强化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服务国家需求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国家能源领域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在推进优势领域特色发展的同时,加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继续实施“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重点支持基础理论探索和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领域,提高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抓重点、创特色,在承担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加强文科科研规划和管理,积极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挥学校在政府智库建设中的作用,增强学校影响力。

4.拓展科研合作领域,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积极服务国家、石油石化行业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坚持发挥优势,拓展领域,大力加强对外科技合作。重点深化与石油石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强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合作。积极参与有关创新战略联盟,加大力度推进与企业、地方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及校内外中试基地,联合开展科研攻关。

5.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机制,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加强技术市场管理、规划与协调,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依据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综合平台。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制定符合国家政策和学校实际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等管理办法,规范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管理,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探索实施研究院所实体化运作模式和多元化用人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6.健全以质量为核心的科技评价体系,建立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研发、科技服务等不同类型科技活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与岗位职责、业绩贡献紧密联系的科研分配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学者潜心治学的氛围环境。规范科研编制管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科技平台的科研效益最大化、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最大化。

3 “十三五”时期科学研究主要指标

指标

现状

目标

年到位科研经费/亿元

6.5

7

年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1

100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6

68

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1

23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

10

1215

承担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

35

新增国家重点科研机构

2

23

新增国际联合实验室

0

12

新增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7

710

承担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

58

新增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5

68

年均获授权发明专利

149

300

年均三大检索系统检索论文

1070

1200

注:①指获教育部、科技部认定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或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五)交流与合作

坚持开放发展,扩大交流合作。融入国家教育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战略,按照“高端引领、扩大规模、学科优先、整体推进”的思路,着力构建国际化办学工作体系和平台,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巩固、拓展、深化国内合作共建,着力推进深度合作、长效合作,大力强化产学研结合,争取广泛支持。

1.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立足学校特色,强化优势学科和特色领域在推进国际化办学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以特色和优势率先开放、扩大影响、促进合作打造国际化办学品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发挥专项基金的作用,以师资、学生、教育教学、学科科研的国际化重点项目为依托,提升交流合作的水平,形成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国际化办学特色。

2.拓展国际化办学空间。在巩固加强与国外高校合作基本框架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对外合作交流向高层次、宽领域拓展。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合作,重点建设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一批合作科研和合办国际学术会议项目。推进文化和教育合作,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国文化推广,加强孔子学院等项目建设

3.深入推进国内合作共建。适应石油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增强服务主动性,彰显学校贡献度。依托教育部与五大能源企业集团的共建平台,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争取山东省和青岛市、东营市的共建支持,加强校地合作。巩固和发展各种合作关系,规划和落实一批高质量共建项目。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大力推进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基地,强化产学研基地的人才培养、科研中试、成果转化功能。

4.加强基金会、校友会工作加强学校对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的领导,拓展资金募集渠道,争取更多捐赠资金。完善校院两级校友工作机制,加强对校友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充分调动各学院(部)、各地校友组织的积极性,支持校友发展,拓展合作空间。

4  “十三五”时期交流与合作主要指标

指标

现状

目标

校际交流渠道

120

150

年聘请长期外国文教专家/人次

31

50

年聘请短期境外技术和管理专家/人次

537

600

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

2

34

高端引智项目

12

15

海外客座教授、名誉教授

17

50

年派出进修、培训、参会人员/人次

505

600

年公派学生(国家公派、学校公派)总人数

578

700

其中:年国家公派学生人数

180

200

年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

212

300

年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12

15

新增中外合作办学及联合培养项目

18

25

新增文化和教育合作项目(含孔子学院)

1

23

新增与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项目

37

4050

三、发展保障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新形势下学校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1.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及二级单位“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2.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加强师生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按照“唱响主旋律、守住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建设主力军”的要求,重点做好宣传思想内容建设、阵地管理、队伍建设等工作。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统筹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党建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等各项措施的落实,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统筹改革发展、引领思想文化、驾驭复杂局面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切实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6.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进一步提高统一战线基层基础和规范化工作水平,加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和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围绕服务学校改革发展,进一步凝聚共识、增进合力。

7.加强安全稳定工作。完善学校安全稳定组织领导体系、维护稳定工作体系、安全教育管理体系、综合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深入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各项措施,确保政治稳定和治安、消防、生产、网络等各方面安全,持续推进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二)文化建设

坚持文化引领,深入落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要求,培育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强化文化的价值塑造、教育管理、激励引导功能,推进精神家园、文化校园建设,切实增强文化竞争力。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突出大学精神在大学文化中的灵魂地位,进一步加强对“石大精神”的阐释和解读,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加强学校精神传承教育,大力弘扬校风、学风、校训等一脉相承的优良精神传统,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石大师生的精神特质,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培育优良学术文化。弘扬和发展历代师生形成的优良学术传统,注重教育引导、制度规范和监督约束相结合,规范学术行为,维护学术道德,净化学术环境,促进学术创新,建立和完善优良学术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名师宣传和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尊重学术创造、鼓励学术创新的氛围环境。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倡导“关爱学生、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价值追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宣传,完善师德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理想、提升精神境界,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

4.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做好校园标志性文化设施及文化景观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创新网络文化育人方式方法,增强优秀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规范课堂、讲座、论坛、出版、社团等文化阵地管理。

5.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加强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积极培育文化精品,打造文化品牌。加强校史研究,推进学院等基层单位建设特色文化,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建设内涵。进一步加强对师生社团的建设和指导,建设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团品牌和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形式,建设一批栏目品牌。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

(三)治理体系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以学校章程的实施为重点,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1.推进依法治校。健全学校章程执行和监督机制,以章程为统领,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规章制度。完善和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依法决策机制。建立面向师生的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师生权益保护和申诉受理机制。

2.完善教授治学机制。加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规范行使,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和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院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3.完善民主管理和社会参与机制。加强教代会、学代会与各群团组织建设,做好离退休职工工作,拓宽师生参与管理、建言献策的渠道,健全学校决策面向师生咨询、沟通、征求意见制度。改革完善学校董事会组织机构与工作机制,发挥好董事会在决策咨询、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方面的作用。完善信息公开长效机制,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

4.完善资源配置机制。统筹两校区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着力加强东营校区资源有效利用。深化公用房管理改革,健全公用房合理配置、动态管理、效益评价制度。扩大实验室开放,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有偿使用。

5.完善两校区管理机制。落实两校区功能定位,青岛校区进一步加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合作和学术交流中心建设,东营校区进一步加强科研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教学实习和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完善东营校区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加强校区内部管理与外部协调职能。

(四)办学条件建设

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为依据,立足学校实际,按照保证基础条件、改进环境条件、提升现代化条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办学条件建设,为学校办学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互联网+”思维,做好顶层设计,推进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演进。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建设以教师为主导、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数字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快大数据分析系统建设,为管理和决策服务。建设以师生需求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增强数字校园整体安全性。完善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各单位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2.加强图书档案资源建设。建设学科配置更加科学完善,资源类型更加丰富,满足教学、科研需求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增加藏书总量,优化馆藏结构,提升馆藏质量和信息提供能力。增加数字资源总量,优化数据资源配置,实现各个学科均具有专业特色文献数据库的目标。建设智能化、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使其成为信息资源中枢和辐射中心。完善档案资源体系,加强数字化档案资源建设。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和改善师生生活、学习、工作条件为重点,建设与事业发展规模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完善青岛校区校园功能,重点建设具有学习共享空间、学术会议、文化科教等功能的图书馆(二期)项目。根据办学需要,规划建设教学实验综合楼、学生公寓和游泳馆项目。进一步做好东营校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工作。

4.提升后勤保障水平。以“建设师生满意后勤”为目标,以提高服务质量、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为核心,以扩大开放服务市场和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为着力点,持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后勤监管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监管体系、制度和标准,提高现代化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的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确保后勤服务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5.推进产业健康发展。贯彻国企改革精神,积极推进学校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建立国有资本投入退出机制,逐步实现股本多元化、社会化。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进炼油、化工、机电、出版、综合服务等板块持续健康发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生产安全。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强化教学实习和科研中试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断增强企业服务教学、科研的能力。

6.保障发展建设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保持办学经费总量不断增长。科学做好资金预算,保证改革发展重大项目投入。对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图书和信息化建设、职工待遇保障等方面重点项目所需经费优先保证。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和审计监督,保证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

5  “十三五”时期办学条件建设主要指标

指标

现状

目标

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万册

282

327

校舍建筑面积/m2

122

125

教学行政用房/m2

62.0

64.7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

9.37

13

固定资产总值/亿元

42.3

50

 

本规划是“十三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计划安排,规划的实施事关当前、影响长远,必须切实做好宣传发动、组织落实,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加强组织保障。学校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按照本规划确立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加强统筹协调,理顺各种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机制,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强化总体组织保障。

做好分解落实。全校各单位以本规划为总纲,对相应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和具体任务,并制定衔接配套的专项规划或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单位之间主动协调配合,共同保证规划落实。

鼓励创新突破。鼓励各单位创造性开展工作,实现重点突破。注重吸收先进理念,借鉴成功经验,及时把握国家政策的调整、外部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措施,确保实现目标,努力超越目标。

强化评估考核。针对规划实施,制定推进、监督措施。学校与学院签订目标任务书,开展阶段检查和终期评估,将规划执行情况评价纳入学校总体考核体系,与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的考核评价相结合。

 

注释

[1]“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包括本科教育办学定位的“三型”,即实施精英型、特色型、研究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三化”,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最大化发展;教学方式的“三性”,即倡导教师的学习性教学、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师生的开放性交流。

[2]四航工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形成的工作体系,包括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激励学生树立成长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启航工程”;以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方向为主要内容的“导航工程”;以助推优秀学生发展,树立学生成长标杆为主要内容的“领航工程”;以营造和谐校园氛围,保障学生成长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护航工程”。

[3]五大支持系统:学生管理服务方面形成的工作体系,包括对优秀学生群体的助推系统,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的资助系统,对沉迷网络学生的帮控系统,对学业有困难学生的帮扶系统,对出现身体疾病、心理问题学生的帮助系统。

版权所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公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