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 2014-10-13  作者:  浏览次数: 103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十二五”规划

 前言

“十一五”期间,面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对国家和石油行业发展赋予的新要求,面对两校区办学的特定情况,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高,开创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五年来,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20010 人、研究生 4536 人,留学生达到 240 人;函授网络在籍生达到 5.8 万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 11 门、规划立项教材19部、特色专业 13 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教学团队 3 个,3篇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 90% 以上。大力构建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学科实力明显增强,“211工程”二期建设通过国家验收,三期建设全面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新增 2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学研究再上新台阶, 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97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289 项,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 7 项,新增“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 5 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引进、稳定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 285 人、副教授 534 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 43.7 %,新聘院士2人,新增长江学者 1 人,新增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层面人才 6 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可喜变化。国际合作交流迈出新步伐,与 10 个国家、地区的 26 个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国内合作不断深化,共建与校企、校地、校际合作深入开展。积极开展人事制度、学术制度等改革探索,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青岛校区建设积极推进,办学设施不断完善,新增用地 596 亩,新增建筑面积 23.11 万平方米,校区办学功能不断增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逐渐显现。后勤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和服务教学科研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增长,产值利税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校前五位。“十一五”末,两校区校园总面积达到 4470 亩,建筑面积 120 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 24.5亿元。校园信息网络建设继续加强,图书文献、馆藏资源日益丰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卓有成效,新增馆藏纸质图书 100 万册、电子图书 90 万册。五年中,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学校发展提升的关键时期。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知识、技术等要素的流动与发展越来越快,国际高等教育开放、合作、竞争的特征更加鲜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启动实施,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继续深化;全球能源竞争不断加剧,新能源发展广受重视,国家能源战略和石油石化企业海外战略的实施步伐不断加快;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大力推进,山东省经济文化强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建设全面展开。学校面向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目标,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办学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新的改革与发展课题。内外部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对学校今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期间,学校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发展课题:一是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办学结构;二是如何强化办学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如何抓好高层次人才建设,整体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四是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是如何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六是如何有效扩大开放,提高国内外交流合作的水平和层次;七是如何保证两校区办学科学统筹、平稳推进;八是如何推动各项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从解决好这些主要课题入手,推动学校整体上更好发展,是学校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一、总体思路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坚持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稳定办学规模,优化办学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围绕重点集中突破,依托优势整体提高。按照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求,着重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升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大力增强服务石油石化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优化办学空间和发展环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提高办学质量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师生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关爱学生、尊重学者、崇尚学术。加强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保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加强改革创新,以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带动各项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学校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明确发展策略。根据学校实际,今后发展重在强化特色、扩大开放、促进和谐。通过强化特色,增强竞争优势,引领整体发展;通过扩大开放,广泛吸收和利用国内外优质办学资源,贡献社会、扩大影响;通过促进和谐,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凝聚全校共谋发展的合力,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

突出发展重点。围绕重点集中用力,通过局部突破带动全局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优先保证办学中心工作,系统抓好队伍、人才培养、学科与科研工作,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创新成果创造方面实现新突破。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增长点,集中扶持一批有潜力的改革发展项目。

坚定发展目标。以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奋斗目标,全面把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按照新的要求展开各项工作。做好各项工作定位,进行相应发展方式、工作方法调整,保证内涵发展。优化办学结构,实现总体协调发展。提升质量标准,重点提高标志办学水平的指标,大力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学术声誉。

(二)总体目标

按照建设“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办学规模总体保持稳定,研究生和留学生比例适度扩大;学科专业结构、队伍结构、学生结构、两校区办学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保持高素质石油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品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数量明显增长,国内外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明显增强,以优秀人才队伍、一流学科、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优良大学文化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先进机制和制度体系,管理水平与办学效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优势学科、产学研结合特色更加鲜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

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1521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比例达到60%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办学规模总体稳定,研究生和留学生比例适度扩大,本科生18000人,研究生7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00人,硕士研究生6200人),留学生500人。加强素质教育,完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新型工程教育模式,强化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培育出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和优秀教学成果,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取得突破。

学科综合实力再上台阶。优化学科结构,石油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支撑学科特色得到增强,基础学科水平明显提高,新能源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有效发展。高质量完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和“211工程”三期建设,力争国家重点学科达到9个,重点建好23个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优势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机构12个,年均承担国家层面科技计划项目6070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710项。“十二五”末,年到位科研经费7亿元以上,其中到位纵向科研经费占50%以上。

国内外合作开创新局面。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深入,学术交流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外学历教育得到长足发展,落实35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聘请国际知名专家100人次以上。筹建国际教育学院。产学研合作办学更加深入,争取更多的共建项目支持。

办学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完成青岛校区办学条件建设基本计划,做好两校区资源统筹,实现两校区办学的结构性调整,形成两校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

(三)重点举措

为实现上述目标,学校从总体上采取办学转型、结构调整、重点建设、特色强化、开放合作、深化改革等六个方面的举措。

1.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

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必然要求,突出内涵发展,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强化特色,着重提高办学质量,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

强化学校研究型特征。加强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推行研究性教学和学习,积极发展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着重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浓厚学术氛围,凝炼学术方向,鼓励和保障科技创新,着重提高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团队创新、重大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学术队伍建设,着重造就一批在本学科领域有影响力的学者。

提高学术指标显示度。加强科学组织,集中优势资源,完善配套制度,着重创造高级别、高水平学术成果。积极推出高层次人才,大力创建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等重点项目,促进在承担重大项目、创造重大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等方面实现明显增长。

扩大学校影响力。积极参与国内外高层次学术组织和活动,不断增强优势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紧紧围绕国家和石油石化发展战略,突出学校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密切结合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在全面服务中扩大学校的广泛影响。积极开展国家建设、石油石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注重创造优秀文化研究成果,提高学校的决策咨询能力和文化影响力。

2.加强整体统筹,积极做好办学结构调整

立足办学中心目标,统筹办学要素,重点理顺和优化主要结构关系,形成更加合理的内部格局。

优化学科院系结构,建设良好的学科生态。开展院系和学科调整,整合文科、理科,建立新的院系结构和对应学科布局。突出优势学科、加强支撑学科和强化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特别是积极发展与新能源相关的领域方向,建设石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总体教育水平。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扩大研究生和留学生的比例。稳定继续教育学历生规模,发展高层次培训项目。根据学校发展定位,针对社会需求趋势,进行专业结构调整,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品牌专业。

优化办学空间,调整两校区办学结构。按照两校区功能定位,落实办学条件建设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两校区办学结构调整,同时做好两校区办学资源统筹,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两校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3.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开展重点项目建设

落实内涵发展,突出办学重点,把抓好核心工作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集中开展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特区、理科实验班、研究生创新工程、研究生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项目,开展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围绕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重点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211工程”建设、新兴特色学科培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重大项目与成果增长计划、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项目。

围绕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实施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青年人才建设工程、管理干部国内外研修培训等项目。

围绕增强学校软实力,突出石大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重点实施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特别是学术制度建设、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就业服务工程等项目。

4.做强优势领域,不断强化学校办学特色

坚持特色发展,突出行业特色,做强优势领域,凝炼、强化和发展办学特色,依托整体强化特色,立足特色打造优势,利用优势带动整体。

强化学科特色。加强学科基础,促进学科交叉、渗透、集成,发挥优势学科的带动作用和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形成学科合力,共同打造“石油学科国际一流”。

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树立体现学校自身特色的质量观,建设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所培养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巩固和强化学校高素质石油专门人才培养的领先地位,打造人才培养质量品牌。

强化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把产学研结合办学思想落实到办学实践中,建设示范性产学研基地,积极参与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强化社会服务,使产学研结合在提升办学水平上真正发挥作为战略举措的作用。

5.加强开放合作,大力构建外部支持体系

坚持开放发展,立足石油、走向世界,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适应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海外战略需求,充分利用外部机会和资源,构建学校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外部支持体系。

拓展国际合作。与更多世界名校、名企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落实一批学者交流、学生互换、合作培养、联合科研等中外合作项目。把产学研结合由国内向国际拓展,加强与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海外的合作。

强化国内合作。完善理事会、董事会机制,进一步发挥其合作平台的作用。制定校企合作总体规划,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校企、校地、校际合作协议,争取更多的共建合作项目。

6.创新体制机制,全面优化事业发展环境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依法治校,以改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人才环境、服务环境为重点,全面优化事业发展环境,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优化制度环境,强化制度保障。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监督考核的制度体系,建立落实各项制度的长效机制。

优化文化环境,增强学校软实力。以大学精神和学术文化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弘扬学校精神和优良传统。加强学术文化建设,创造自由民主、富有活力的学术环境。

优化人才环境,促进人才发展。树立人人都可成才的人才观,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校园氛围,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服务学校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

优化服务环境,提高管理效能。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加强管理服务部门的效能建设,提升服务支撑体系的水平。完善协作配合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学校高效运行。

二、主要任务

(一)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坚持“培养、引进、稳定、提高”的基本思路,完善机制、营造环境、分层建设、优化结构,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学风优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其他专业技术队伍、管理队伍等的建设,促进各支队伍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推进学习型、开放型队伍建设,加快队伍建设的国际化进程

1.实施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等各类人才计划为切入点,依托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将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引进和培养院士、国家级人才、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积极储备新能源学科及相关领域人才,实现每个特色学科、优势学科都有国家级人才作为领军人物。完善特聘教授制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聘任兼职、项目合作等方式,用好用活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资源。从平台建设、组建团队、科研条件等方面提供支持,创建高层次人才发展的优良环境,使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中充分发挥领军作用。建立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机制,制定实施特殊人才培养和引进相关政策。

2.实施优秀团队建设工程。依托“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211工程”建设、教育部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和新一轮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实施“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着眼于集中强化研究方向、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创造重大科技成果,打破学院、学科界限,以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为核心,打造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以教学项目建设为载体,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吸引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团队。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积极吸收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成熟科研和教学团队。

3.实施青年教师人才建设工程。通过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建设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建设工程,实施青年教师拔尖人才攀登计划,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遴选、扶持和培养,加快培育一批青年优秀拔尖人才和骨干教师,保证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和梯队接替。实施新增青年教师博士后计划,将有关学科的新增教师纳入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和培养。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岗位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新增青年教师配备导师,通过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融入教学科研团队。

4落实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措施。建立分级培养的管理模式,利用国内外各种培养交流渠道,加大优秀管理干部培养力度,推进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进一步健全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制定管理干部分级分类考核评价办法。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形成管理队伍的合理梯队。通过各种措施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党性强、作风实、业务精的干部队伍。加强和规范学生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稳定的辅导员队伍。调整其他专业技术队伍结构规模,构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提高整体素质和创新、实践及服务能力。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的要求,提升工勤技能队伍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5.推进国内外研修计划。建立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部门人员互访机制,支持骨干优秀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到海内外进行访学、进修、考察调研、外语水平提升、科研合作、从事博士后研究等。强化职称评审中对国际学术交流要求,鼓励师生在国际学术活动中发挥影响、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将出国研修和参加国际会议作为人才工程建设的指标。将建立海外人才库纳入公派出国人员的职责范围,扩大出访效果。推行工程实践强化培训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6.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探索人才工作的新办法、新机制,以公开招聘和竞争择优为导向选拔人才,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导向配置人才资源,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评价人才,以鼓励创新和突出拔尖为导向激励人才,探索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的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和分类激励的机制,形成人才汇集、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保障,发挥好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和各部门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创造人才工作良好环境,强化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的意识,为优秀人才提供创业机会、干事平台和发展空间。

1.“十二五”时期队伍建设主要指标

指标

现状

目标

目标属性

教师总数

1456

1800

约束性

专任教师数

1375

1700

约束性

博士生导师数

138

160

约束性

硕士生导师数

744

1000

约束性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比例)

60143.7%

102060%

约束性

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数

21

40

约束性

教师中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术经历人数

120

300

约束性

教师中具有海外博士学位人数

14

60

约束性

新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0

12

预期性

新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和讲座教授

1

23

预期性

新增“973”首席科学家

0

12

预期性

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

34

预期性

新增国家入选者

2

23

约束性

新增“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

45

约束性

新增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

12

1215

约束性

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

1

2

预期性

新增国家级教学团队(个)

3

34

预期性

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个)

2

23

预期性

注:1. 预期性指标是期望实现但可能受外部因素影响,具有一定弹性的指标。约束性指标是确保实现的指标。下同。

2.指标为“新增”、“年均”的,“现状”及“目标”数据分别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增量或均量数值,其余指标对应为五年规划实施期末的数值。下同。

(二)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按照“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培养模式、夯实理论基础、突出实践特色、强化创新意识、注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为基础,以强化实践教学特色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竞争力。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改革,抓好部分专业试点,扎实做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积极探索新型工程教育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理科实验班”、开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特区,打造创新人才培养新平台。通过辅修、双学位、选修模块设置等,开展通用与石油主干学科专业之间有效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与交流,拓宽学生视野。改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科研与教学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创新。强化学校依托培养后备军官工作的特色,积极为军队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打造国防生优良品牌。

2.优化专业结构。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专业办学实际,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适度调整各专业招生规模。停招或停办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办学基础薄弱的专业。通过办学资源重组等方式,调整和整合专业方向。依托学科优势,增强石油专业优势特色,重点增设传统能源、新能源领域以及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

3.完善实践育人体系。统筹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推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实验室开放,实现实验室的升级改造,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探索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项目的开展,搭建工程教育和创新教育平台。继续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着重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其示范与辐射作用。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规划、建设,特别是做好石油工业训练中心和青岛校区周边综合型实习基地的规划建设,拓展实习教学空间。推进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4.推进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品牌特色专业、教材、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统筹规划、重点培育、滚动发展,在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立项方面取得新突破。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保证最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推进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师生的开放性交流,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训练的平台。把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有机结合,抓好重点改革项目,加强成果推广利用,培育、集成重大教学改革成果。

5.进一步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激励,通过教学成果奖励、教学水平评价等政策促进教学投入和教学创新。加强教学监控,重视教学督导和教学信息队伍建设,完善校内教学评估制度,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探索和构建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监控、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教学保障,保证教学投入,开展院部教学工作贡献度评估,完善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研究生教育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管理、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加强学位授权体系建设,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大力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高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能力。

1.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重,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建设,设立学位授权学科建设责任教授岗位。推进开放式合作办学,发展留学研究生教育,构建层次齐全、类别多样、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2.加强研究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创新实践中心、研究生外语实践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大力开展研究生科技学术活动。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平台建设,进一步抓好行业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建立数量充足、高效运转的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落实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3.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研究生教育激励机制建设。抓好招生选拔、课程设置、研究选题、科学研究、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实施分类培养、跨学科合作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开展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教育,积极完善硕博连读、本硕博连读等培养模式。

4. 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水平。完善导师选拔培养机制,实行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导师聘任考核管理机制。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要求,创新专业学位导师队伍选聘机制,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

5.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实行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充分发挥院级管理和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强化教学督导作用,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完善学位授权学科管理制度,做好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工作,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取得突破。

留学生教育

按照“扩大规模、提高层次、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原则,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完善留学生教育层次,筹建国际教育学院,全面提升留学生教育水平。

1.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突出石油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调整学历教育专业结构,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开设全英语授课专业,完善留学生奖学金制度,拓宽招生国家来源和渠道,扩大留学生规模与层次,重点发展学历生教育。

2.不断完善留学生教育体系。加强双语授课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培养方案,加强教学监控,提高教学质量,扩展留学生教育层次,形成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汉语进修生为主,校际交换生、夏令营、培训生为补充的留学生培养体系,力争建成国家奖学金资助骨干留学生培养学校。

3. 提高留学生管理服务水平。健全留学生工作规章制度,强化留学生管理,规范留学生奖惩制度,创新留学生勤工助学模式,推动校园多元文化建设,促进留学生全面发展。

远程与继续教育

在完善远程与继续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和其他相关市场的实际需求,适度扩大办学领域、拓展服务范围,合理控制教育规模,积极探索远程教育的新机制和新模式,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国内著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能源行业继续教育品牌。

1.优化教育培训体系。实施专业改造工程,优化校外学习中心布局,稳定学历教育规模,提高学历教育质量。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培育长线品牌培训项目,加强在职培训和在线培训,强化高层次培训与远程培训。探索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新模式,实现在职教育与职前教育并举。

2.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开拓石油企业教育市场,从面向石油逐步延伸到煤炭、电力、新能源等领域,建成覆盖能源行业的继续教育平台─“中国能源教育网”。积极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建设若干通用品牌专业。

3.建设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继续教育资源。推进与教学院部专业建设、课件开发、教材建设等的共建共享,建设百门网络教育精品特色课程,出版百部继续教育专用教材。优化数字化学习环境,扩大教学资源存储容量。

学生教育管理与就业

坚持引导大学生“以学习为中心,走全面发展之路”,建立健全学生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机制,贯彻党建育人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方式方法,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大力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就业指导,开拓就业市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1.弘扬主旋律,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坚持分年级的主题教育活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增强学生诚信意识,严格考风考纪,抓好优良学风建设工程。

2.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素质拓展教育。广泛开展各类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营造优良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文化修养提升。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继续完善奖学金及综合评价体系,引导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提高团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完善学生组织建设机制,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推进完善“五大支持系统”,做好特殊学生群体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4.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强化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立志成才,重视学生职业发展,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现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质量提高。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强化全面合作,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巩固石油石化就业主市场,拓展地方就业市场,扩大学生就业面向。完善校院两级就业机制,形成学院就业特色。注重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助,建立立体就业格局,继续保持学生就业率的高水平。

2  “十二五”时期人才培养主要指标

指标

现状

目标

目标属性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规模

20010

18000

约束性

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规模

 4536

7000

预期性

其中:博士研究生人数

  639

800

预期性

硕士研究生人数

 3897

6200

预期性

在校外国留学生规模

  240

500

约束性

其中:学历教育生人数

  190

400

约束性

成人及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本专科生在籍规模

58000

50000

预期性

博士点(个)

  32

60

约束性

一级学科博士点(个)

  4

1213

约束性

新增博士后流动站(个)

  2

35

预期性

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

  1

12

约束性

新增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篇)

  0

13

预期性

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门)

  11

8

预期性

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个)

  2

12

预期性

 

(三)学科建设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按照突出优势、强化基础、扶持新兴、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思路,科学定位、分层建设、重点突破、系统推进,进一步强化石油主干学科优势,积极发展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学科,大力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全面营造和谐发展的学科生态,形成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以工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实现“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高标准建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紧紧围绕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理论与技术复杂油气工程理论和技术油气高效清洁转化理论与技术三大方向,加强相关学科联合和实验室资源整合,凝炼学科方向,凝聚创新团队,承接重大项目,创造重大成果,在油气成藏机理与剩余油预测研究、复杂条件下油气资源高效钻采技术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理论与方法、油气高效清洁转化理论与技术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培育形成国家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建成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基地。落实“211工程”重点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项目,依托“211工程”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

2.加强国家、省部和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系统做好三级学科重点建设,促进学科滚动发展。加大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建设力度,着重打造领先学科方向和一流学科队伍,创造重点学科建设的先进机制,确保国家重点学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评估,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加大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形成高水平的学科方向,逐步达到或接近国家重点学科的水平,持续做好国家重点学科的培育。重视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加大投入支持,做好目标导向,拓展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领域,为学科整体实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3. 发展新兴学科。适应科技、社会发展趋势,围绕学校发展方向,重视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发展新兴学科,主动服务低碳经济,重点建设新能源学科。着手建好海洋油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生物工程、非常规油气工程、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等学科方向。加强能源战略、能源管理与能源贸易研究。加快新能源相关学科的人才引进,着手规划建设新能源学科队伍。鼓励相关学科开展能源技术研发,为新能源学科建设做好具体学科方向探索和技术储备。

4.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协调发展。提升优势学科、加强支撑学科和强化基础学科、扶持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新兴学科,理顺各类学科关系,建立和谐发展的学科生态。根据不同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发展需要,促进理工学科之间、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之间、石油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针对行业发展对关键技术理论突破的需求,建设公共基础平台,支持关键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稳定的研究方向,凝炼、培育特色学科方向。以重大综合性科研项目和开放式的多学科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倡导和支持学科交叉和多学科联合,构筑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平台,建设跨学科创新团队

5.推进学科建设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落实学科建设质量评价,统筹重点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建设、学术环境建设,完善学科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联合、开放、共享、竞争、流动”的运行机制,依靠国内外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增强学科发展活力。

3. “十二五”时期学科建设主要指标

指标

现状

目标

目标属性

国家重点学科(个)

5

9

预期性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个)

2

 

 

省重点学科(个)

6

10

预期性

新增重大标志性成果(项)

2

35

约束性

新增新兴学科(个)

0

23

约束性

(四)科学研究

围绕国家能源战略、石油石化及相关行业、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围绕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按照“聚焦科技前沿、引领行业技术,服务地方经济、支撑学校发展”的工作方针,以强化协同创新为重点,以承担高级别项目为抓手,以创造高水平成果为目标,以搭建高层次平台为基础,以建立高效科技工作运行机制为保障,切实增强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攻关能力和科技市场竞争能力。

1.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国家任务、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等需求,结合重大科研任务和前沿交叉科技研究方向,积极推进“2011协同创新中心”、实体化科研机构、重点研究机构建设,创新体制机制,规范科研编制管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科技平台的科研效益最大化、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最大化。以创新团队为依托,整合优化研究机构,增强科研机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加强科技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平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有效配置和利用大型科学仪器装备,实现资源共享。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与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协同共建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高标准、高质量地建好与企业共建的实验室、研发中心,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大与企业共建研究机构的力度和范围。推行“国家、省部、学校”三级科研基地建设体系,立足优势学科,打造一流科研平台,力争国家级研究基地有突破,建成国家能源相关关键技术研发中心,培育出国家级创新团队和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2.强化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在深化优势领域特色发展的同时,加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稳定基础研究队伍,重点扶持部分基础理论探索项目,培育具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项目,借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推进实施自主创新科研计划,提高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抓重点、创特色,在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有大的突破。重视文科学术活动对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的影响,加强文科科研规划和管理,积极参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实施,在承担上级项目和获得上级奖励上实现较大突破。

3.加强新能源领域研究。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机构的作用,加强研究领域的战略布局,保持并不断扩展在石油石化主干学科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的优势。依托和发挥传统优势,积极拓展新兴研究领域,重点发展以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特色研究,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主动服务低碳经济,加强天然气水合物、非常规油气、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二氧化碳集及综合利用、页岩气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与科技条件建设,推进新能源及相关领域研发中心和科研团队的建设。借助学校自主创新科研计划的重点扶持,强化新能源等领域科技平台建设,尽快提高在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力争在页岩气及煤层气开采、地热能源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整合现有科技产业资源,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开拓科技市场,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抓好成果中试转化,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开放科技资源为大学生科技活动服务,发挥科研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5.拓展科研合作领域。加大与石油石化企业的科技合作力度,继续强化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积极向海洋领域拓展,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优势,整合资源,加强与企业沟通,开展针对性科技学术交流和科技联合攻关,承担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实现国际科技合作新突破。扩大与中科院、军队等科研合作,在国防科技方面建立特色研究方向。进一步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密切服务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6.加强科研激励和项目管理。抓好重大项目立项调研、论证,促进成果强强整合,申报高层次科技成果奖项。加大监督力度,落实对纵横向科研任务的检查,确保项目完成质量。引导鼓励教师撰写高水平论文,提高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基层科研单位的积极性,强化基层科研组织管理职能。

4. “十二五”时期科学研究主要指标

指标

现状

目标

目标属性

年到位科研经费(亿元)

3.8

7

约束性

其中纵向科研经费所占比例(%

46.9

50

约束性

年均承担国家层面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项)

58

6070

约束性

承担973项目(973首席科学家)(项)

0

12

预期性

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

1

34

预期性

新增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

3

58

预期性

新增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中心、研发中心等)(个)

1

12

预期性

新增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中心、研发中心等)(个)

5

35

约束性

新增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

7

710

预期性

年三大检索系统检索论文(篇)

606

800

约束性

年均获授权发明专利(项)

14

40

约束性

(五)交流与合作

增强开放办学意识,加强总体协调和项目组织管理,推进办学高度开放和广泛合作。巩固并加深与石油石化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加强与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海外合作。扩展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重视与跨国公司的联系合作。积极参与青岛市和东营市的发展建设,提高为区域经济服务能力。拓展师生国际视野,提高国际学术交往能力和水平。

1.实施海外名师计划。根据重点急需、资源共享的原则,多种形式引进和利用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学校聘请国外文教专家制度,提高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的层次,拓展专业长期专家的聘请范围,重点引进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通过海外名师引进工程,吸引境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与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持教学院部聘请境外技术和管理专家讲学。

2.加大人员派出力度。进一步规范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管理,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海外研修计划,设立海外培训与研修专项,加大高层次人才的选派力度,选派优秀教师赴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院所深造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的海外培训研修力度。保证国家公派留学预备生制度的落实,做好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的选派工作。设立大学生国际交流奖学基金,支持在校学生到海外学习考察和开展校际大学生互访交流活动

3.加强与国内外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以学院为主体,强化教授的主导作用,与一批名校、高水平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探索与世界名校的合作交流模式,以项目为依托,进行双向教育科技合作研究、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开辟更多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方式,落实新的合作项目。以海峡两岸高校校长论坛和科学技术研讨会为平台,继续加强与台湾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开拓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合作领域,推动港澳台工作向纵深发展。重视与国内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进修等方面开展高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4.推动共建及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建好已有共建项目,发挥在建项目的综合作用。发挥学校人才、科技、教育、文化优势,积极融入行业和区域创新体系,探索新的共建结合点,规划争取一批高质量的共建项目,进一步争取教育部、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山东省的共建支持。继续发挥理事会、董事会及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影响,巩固和稳定各种合作关系,深入探索与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形式、合作机制与合作内容,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更加主动地做好服务,更加广泛地争取支持,开创学校发展的宽广外部空间。

5.加强校友会工作。完善校友工作的校院两级工作机制,加强院部校友联谊会的建设发展。以校友为纽带,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全面发挥校友资源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服务。

5.“十二五”时期交流与合作主要指标

指标

现状

目标

目标属性

年聘请长期外国文教专家(人次)

10

 30

预期性

年聘请短期国外技术和管理专家(人次)

95

150

预期性

年派出进修、培训、调研教师及管理人员(人次)

50

100

约束性

年派出各类学生人数

24

150

约束性

年主办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次)

4

5

约束性

新增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项目(项)

2

35

约束性

与海外大学合建汉语言实习和培训基地(个)

0

13

预期性

五年与政府、企业共建重大项目(项)

20

30

约束性

(六)两校区办学

坚持“统一规划、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确立两校区发展的战略布局和科学定位,完成办学的结构性调整。两校区共同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任务,青岛校区侧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合作和学术交流中心建设,东营校区侧重科研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教学实习和学生实践基地建设。

1.完成两校区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根据青岛校区办学条件,逐步、稳妥地推进两校区办学,完成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结构性调整。青岛校区承担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主要培养任务,集中建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其他重点办学项目。东营校区进一步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承担相应人才培养任务。

2.加强两校区资源统筹和统一管理。在一校两地办学的基本格局下,根据两校区功能布局的变化调整管理职能,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管理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加大两校区办学资源统筹力度,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合理配置人、财、物及信息资源,做好资产的管理、调配,强化两校区资源共享,提高两校区整体办学效益。

3.集中力量完成青岛校区规划建设。紧密结合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高效优质完成青岛校区规划建设任务。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青岛校区建设,进一步做好学生公寓融资建设。按时完成分年度建设计划,逐步完善青岛校区的办学功能。

4.妥善安排两校区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两校区人员。积极创造条件,做好相关工作,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实际利益,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继续加强对东营校区校园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进一步改善两校区校园整体环境,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三、发展保障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实干、进取的校园氛围,形成推动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合力。

1.加强党的领导和党政协调统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健全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积极完善教学院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2.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办学治校能力。加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3.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加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机制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重视和加强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落实党建育人工作理念,发挥学生党员骨干带头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忠诚教育事业、立足岗位育人、满怀工作热忱,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建立和完善学术诚信机制,弘扬严谨治学的优良教风。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建立保证两校区协调运行的新的管理模式,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保障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1.制定学校章程。全面梳理学校内部和外部的法律关系,制定学校章程,形成依法治校的根本依据,为学校依法办学、健康发展提供保证,为师生充分发展形成保障。

2.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构建科学高效、运作协调、责权明晰的体制机制,形成学校宏观管理和评估监控、以学院为主体的管理体制,保证学院对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主导性,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及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

3.加强学术机制改革与学术制度建设。发挥学术委员会(包括教学院部教授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各类学术组织在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学术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构建符合学术运行规律的学术活动机制,营造宽松学术环境。完善学术监督制度,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营造良好学术风气。

4.建立健全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机制。完善学校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强化决策责任,对重大决策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高度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人员在学校发展中参政议政的作用,深入推行校务院务公开。

5.深化人事等各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岗位聘用合同制和职务聘任制,科学设置岗位,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积极推进人事代理制度。逐步推行校内资源有偿使用和成本核算。继续深化劳动分配、财务、资产、后勤、产业等方面改革。

6.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目标考核,开展绩效考评,探索分类评价,制定更加科学、完备的单位、团队和岗位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探索建立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进取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7.完善协调机制建设。加强工作统筹,坚持教学、科研、学生教育、学科专业、师资、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协作配合责任,形成部门间分工、互动与合作相统一的工作机制。增强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加强目标管理、综合协调与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

(三)办学条件建设

按照保证基础条件、改进环境条件、提升现代化条件的要求,全面加强公共服务系统、校园环境、基础设施、信息手段等办学条件建设,为学校事业顺利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1.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先进、安全、高效的网络支撑环境,开展学校数据中心建设,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提供方便快捷的数字化支撑手段。搭建具备国际化水平和标准的数字化教学、学习与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做好特色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工作,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技术手段推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2.做好图书馆和图书资料建设。统筹两校区图书馆建设,保证新的图书文献资料补充,进一步提高图书资源信息化水平。重点完善青岛校区图书馆功能,按照馆藏资源数字化、网络资源馆藏化、馆藏建设多样化的建设思路,重点实现高水平数据库文献资源共享,提高图书馆的文献保障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

3.保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充实教学仪器设备,加强设备采购管理,促进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和相关设备最大限度共享,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提高使用效益。规范校园功能分区,完善文艺、体育、卫生设备等各项服务设施,做好校舍、场地和设备的管理维护。

4.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以质量、高效、安全、节能为重点,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完善后勤服务运行机制,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稳步推进物业管理改革,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

5.实现学校产业健康发展。立足石油石化、清洁能源、机电、文化出版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炼油、化工、机电、出版、综合服务等产业板块持续快速发展。大力完善教学实习和科研中试基地,建好石油工业训练中心,促进校内产学研紧密结合,配合建好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不断增强服务教学、科研的能力。

6.保障发展建设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保持学校办学经费总量不断增长,保证学校改革发展需要。做好资金科学预算,保证改革发展重大项目的投入。对集中开展的重点项目优先保证建设经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关项目投入1.5亿元,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关项目投入2亿元,人才队伍建设有关项目投入1亿元,大学文化建设投入3000万元,图书和信息化建设投入7000万元。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和审计监督,保证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

6  “十二五”时期办学条件建设主要指标

指标

现状

目标

目标属性

馆藏图书总量(万册)

400

520

约束性

其中电子型图书(万册)

165

240

约束性

校舍建筑面积(万m2

123.8

150

约束性

教学行政用房(万m2

50

61

约束性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m2

20.9

23

约束性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

7.7

9

约束性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2.2

2.5

约束性

固定资产总值(亿元)

24.5

30

预期性

学校产业产值(亿元)

87

150

预期性

(四)和谐校园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积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大学校园。

1.创建优良大学文化。重视精神传承和文化积淀,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弘扬“惟真惟实”的校训“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好校园文化景观和人文环境。加强学术文化建设,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工程,建设体现历史内涵、展现时代风格、彰显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软实力提升,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加强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引导和动员全校师生员工积极投身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项事业中,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统一战线、群众团体和离退休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团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有效凝聚全校力量。

3.保障师生利益。把关注每个人的成长进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问题,切实做好安心工程,稳步提高教职员工的待遇,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4.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健康教育,增强体育健身意识,引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改善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全面提高师生员工体质与健康水平

5.加强平安校园建设。认真落实校园安全和稳定工作责任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常抓不懈,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实施

本规划是“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总体计划安排,规划的执行情况关系学校发展状态和成效,影响学校长远发展进程,必须广泛发动,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保证总体统筹。学校以规划确立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要求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加强统筹协调,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寻求各方面支持,理顺各方面关系,强化总体组织保障。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学校发展和工作需要科学配置办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完善政策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制度,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落实具体任务。以本规划为总纲,全校各单位对相应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自身的责任分工和具体任务,并制定本单位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有关单位结合本规划制定相关工作规划,建立学校和二级单位衔接配套的规划体系。单位之间要主动协调、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保证规划落实。

鼓励创新突破。围绕规划目标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动应对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吸收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认真研究工作规律,大力推动改革试点。着力突出工作重点,重视凝炼和强化特色,保证实现发展突破。

加强评估检查。制定规划实施监控措施,加强对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把握,适时适当进行相关工作部署的调整,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开展规划落实阶段检查和终期评估,将规划执行落实情况评价纳入总体考核体系。通过有效监控评估把握学校总体发展情况。

 

 

 

 

 

 

 

 

 

 

 

 

 

 

 

 

 

 

 

 

 

 

 

 

 

 

 

 

 

 

 

 

 

 

 

 

 

 

 

 

 

 

 

主题词:办学  “十二五”  规划  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办公室       2012年9月14印发 

版权所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公开办公室